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两岸聚焦 > 两岸关系研讨会 学者吁以双向思维破两岸政治难题

两岸关系研讨会 学者吁以双向思维破两岸政治难题

海峡导报   2014/9/23 9:04:56

 原标题:两岸关系研讨会 学者吁以双向思维破两岸政治难题

两岸关系研讨会 学者吁以双向思维破两岸政治难题

当前,两岸关系犹如一艘船驶入深水区,深水区的政治谈判应该怎么谈?是每个研究两岸关系的学者都在关心的话题。昨日,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两岸80多位知名学者云集,就相关议题抛砖引玉,我们来听听部分学者的意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单向思维不利两岸政治谈判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陈孔立教授认为,制度化需要经过三个过程,共同的理念、行动的准则、保障的机制。可是,即使拿两岸当前最热络的经贸交流来看,在经济问题上两岸有共同的利益和理念,但没有行动准则和保障机制,像服贸谈完了,台湾却说要“立法院”通过,后期的保障,海基会也说他们不负责。

倘若要说到政治制度化,问题也很多。陈教授说,这些难题,暂时无解,两边存在的既有的、常见的、单向的、以我为主、对我有利的思维方式,要转变为双向思维,两边才有谈判的可能。

据陈教授观察,在马英九任内,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他说,制度化问题要根据主客观条件,通盘考虑,不要急于求成。他还引用俞正声主席的话说,民心到,事情就成,民心不到,急着做某些事,就适得其反。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周志怀:两岸领导人会面没有急迫性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周志怀所长在研讨会上主要谈两岸领导人会面议题,他用15个字“条件不成熟、没有急迫性、防止后遗症”对两岸领导人见面进行评估。

条件不成熟是指因为双方在两岸领导人会面的立场、观点、意见南辕北辙。大陆方面早就清楚表示,会面无需在国际会议场合,APEC峰会显然是一个国际会议场合,不大可能成行。而台湾方面却认为,两岸领导人在APEC会面是唯一方案。

对于两岸领导人会面,大陆方面一直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可是两岸领导人也不是为了见面而见面,不能只握握手聊天气,会面不仅要有象征意义,还要有实质性的成果。目前来看,对于两岸会面没有任何前置性作业,要见面很困难。而且,见面要解决什么问题?双方能端出什么“牛肉”来?这些问题都要先思考清楚。

周所长认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双方一定要有非常强的政治互信做基础,我们现在跟国民党有一定的政治互信,大家都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但是如果民进党上台,就让人很不放心了。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柯玉枝:政治谈判尚未具天时地利人和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柯玉枝说,在统“独”政治态度方面,维持现状仍是台湾大多数民众当前的选择,其中包括支持两岸维持现状后再决定的政治态度。

据此,柯玉枝认为,两岸目前仍未出现针对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进行对话的最适时机或条件。因此,柯玉枝觉得在缺乏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短期内任何采取的贸然或躁进政策,都可能对两岸关系产生弊大于利的结果,甚至不利于两岸持续保有现有的和平稳定格局。

但她同时强调,就长期而言,两岸政治对重要议题进行对话却有必须启动的充分理由,长时期的对立结构关系对双方终将无益。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