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杭台交流 > 两岸的年味儿

两岸的年味儿

  2015/3/1 16:38:40

 常孟辰/北京大学台生

除夕前一天大清早,一如往常的乍暖还寒,从楼下厨房传来妈妈切菜炒菜的声响,我习惯性地拿起手机,点开头几条未读信息,差点笑出声了,原来台湾和大陆各地的朋友们就像是串通好了一般,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着“小年夜啦!回家过年啦!”的信息。

每年此时,也许是海峡两岸人民极少数能够完全放下文化的差距,以几乎相同的手法和心情共同迎接一个崭新的希望。农历新年,全球华人最重要的文化仪式,在即便大多数人都已经改用公历纪年的今天,依然在所有华人的心中散发着光与热。

新年对中国人来说,象征着团圆与希望,似乎不论过去一年中经历了再多的苦难与挫折,在爆竹一声除旧岁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

散布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游子,不论成功或失落,总有一张灯火辉煌的桌子等着他们回家吃年夜饭。在新年的期间,展现了一个民族最坚强与最可爱的性格。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文化的交集,两岸在新年期间,总会出现各种异曲同工之妙的社会现象,当大陆正在进行“地表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春运的同时,台湾也正为了纾解新年返乡人潮而讨论着铁路的票价和车速等议题,甚至台北的火车站出现了丝毫不输北京的拥挤胜景。当大陆正为“春晚”节目火热宣传的同时,台湾各大企业也在众星云集的尾牙晚会上群情欢腾。

除了传统习俗和社会现象,由于过年而发生的各种家庭现象,同样也在两岸年轻人之间引发了异曲同工之妙的讨论,例如当除夕夜团圆时,面对长辈的各种关心与提问究竟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大陆网友和台湾网友彼此在网络上咨询:“你们都是怎么做的?”

有大陆网友在台湾的网络社交平台上分享“萌萌的春节礼仪”,包括:“吃年夜饭时,晚辈不能先动筷子,要让长辈们拍完照、PO完网络后才能夹菜”、“亲朋好友来拜年时,要及时迎上去告知家里WiF i密码”、“除夕当天,不要成天发短信,会耽误别人抢红包。”有台湾网友留言:“实用到爆!”

曾有大陆的朋友说,感觉大陆的农历新年都只剩下了“年味儿”,大多数的过年传统习俗却在台湾得到了传承。虽然此话有谦虚之意,但事实上不论是心理层面还是文化表现层面,两岸的确在农历新年的张灯结彩中找到了交集,这是一种超过了各个层面的相逢,似乎至少一年中有这么几天,在爆竹声与春联彩灯的依托下,海峡两岸含笑相视,原来我们这么近!

| 新闻推荐

杭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版权所有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中山北路631号晶晖商务大厦20-D座  邮箱:htx@hztaixie.org  电话:0571-87161107
浙ICP备11025644号-1